《我的阿勒泰》是一部由中央电视台和爱奇艺制作,改编自作家李娟散文的8集迷你剧。这部剧自4月7日在戛纳电视节首映后,引发了极大的关注。截至5月17日,已在全网播放超1亿次,豆瓣评分高达8.8分,成为2024年中国最受欢迎的电视剧之一。这部剧不仅带动了原著散文集的热销,也促进了阿勒泰的旅游业发展。
阿勒泰位于新疆最北部,是中国的边缘地区之一。作家李娟曾在这里生活,她的作品多以牧区生活为主题。导演滕丛丛早年读过李娟的作品,并于2023年开始改编和拍摄《我的阿勒泰》,主要演员包括马伊琍、周依然和于适。剧集讲述了汉族移民女生李文秀在牧区与哈萨克族青年巴太之间的故事,反映了牧区的社会变迁和生活细节。
尽管剧集还原了李娟笔下的许多生活细节,但与原著不同,剧中的李文秀有了恋爱和冒险情节,这可能会让一些书迷感到不适。然而,剧集在少数民族文化和青年文化上的诚意和关怀,展示了时代环境中的一股清流。但如果将其视为表现新疆和哈萨克文化的民族剧,考虑到时代背景,就显得有些尴尬和不适。
散文改编成电视剧本就有难度,《我的阿勒泰》虽然在许多细节上忠实于原著,但增加的戏剧化元素可能会引起争议。剧集的走红引发了对文化产品消费和少数民族形象的讨论,尤其是在内地汉族中产阶级中的消费现象。这种现象可能预示着一个新的文化消费时代的到来,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探讨。
距离暑期旅游季还有一个多月。新疆哈萨克族题材的剧集《我的阿勒泰》此刻正红遍中国大陆。这部同时由中央电视台和串流视频平台爱奇艺参与制作、改编自作家李娟散文的8集迷你电视剧,4月7日在法国戛纳电视剧节首映。截至5月17日,[官方宣布][1]已在全网累计播放超过1亿次,豆瓣网评分一路涨到8.8分,位居2024年中国电视剧之首。这样的人气不仅让李娟的同名原著散文集也连带卖得炙手可热,也让阿勒泰的文旅部门迎来一波预期中的旅游热潮。
位于新疆最北部的阿勒泰地区,从首府乌鲁木齐乘坐火车要14个小时,在中国是边缘地区中的边缘。 1979年出生的作家李娟曾生活在这里,她自1990年代后期开始写作,主题都和自己一家人在牧区开杂货店,与哈萨克牧民共同生活的经历有关。而导演滕丛丛,早年读过李娟的作品,其后获得这本散文的改编版权,在2023年组建了以女演员马伊琍、周依然和男演员于适为主演的剧组,正式开拍。
剧集《我的阿勒泰》里,在阿勒泰牧区出生、心怀作家梦想的汉族移民「疆二代」女生「李文秀」(周依然饰),在城市里打工饱受欺负后回到牧区,和丧偶的母亲张凤侠(马伊琍饰)一同经营小卖部。在和哈萨克牧民一起向夏牧场搬迁的过程中,她结识了哈萨克族青年巴太(于适饰),两人发展出一段关系。过程中,剧集包含了爱情元素,也描绘了牧区的社会变迁,加入了一些惊险的戏剧化场面。
若把它当作汉族制作、给汉族看的主流电视剧,它在少数民族文化和青年文化上的诚意和关怀,可说是时代环境中一股清流和小小的希望;但若当它是一部表现新疆和哈萨克文化的民族剧,尤其是考虑到时代背景,就充满了尴尬和不适。
哈萨克族观众有充足的权利不喜欢?
散文改编成电视剧的难度不小,平心而论,《我的阿勒泰》大量还原了李娟笔下的生活细节——如舞会中的情歌、夏牧场漏雨的帐篷、叫过油肉拌面被狗赶走的男人⋯⋯但与原著不同的是,以李娟为原型的「李文秀」在剧中谈起了恋爱,甚至出现了冒险剧情,这或许会大扫李娟书迷们的兴致——尽管在一些细微情感表达上,电视剧中李文秀和巴太的感情,和李娟原著中在舞会上认识年轻男生麦西拉的情节仍有某种相似之处。
《我的阿勒泰》走红,除了让导演和几名演员在内地获得各种赞誉,也连带让哈萨克族在汉地「出圈」。剧中的哈萨克族演员,如扮演老猎人苏力坦的阿力木江·吐尔逊拜克(Alimjan Tursenbek)、扮演寡妇托肯的阿丽玛(Alima)的演技得到了许多好评;作为剧集配乐的哈萨克音乐——哈萨克族音乐人叶尔波利(Yerboli)和热依达(Reida)创作的好几支插曲,还有冬不拉大师沙依拉西(Sayrax Jarmukamet)的演奏,也大概是第一次进入主流汉族观众的声音世界。
更不必说,剧集推出后,阿勒泰和新疆旅游的热度一路高歌猛进——到5月底,已经出现了阿勒泰因为游人涌入而抱怨厕所难找的新闻。
然而好评如潮之外,一些严厉的批评也随之出现。
结合《我的阿勒泰》制作中新疆自治区和阿勒泰地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人们有理由认为,剧中展示的牧区生活无论有意或无意,都扮演了「波将金村」(Potemkin village)式的新疆宣传和粉饰角色。
最重要的批评,是认为这部剧在粉饰太平。考虑到2017年以来政府在新疆反恐和民族融合上推行的严酷政策——强制汉语和政治学习的再教育营、严打和高度压制性的社会、人身控制等等,加上过去十年中国对少数民族推出的以融合为主、变相汉化的二代民族政策,结合《我的阿勒泰》制作中新疆自治区和阿勒泰地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人们有理由认为,剧中展示的牧区生活无论有意或无意,都扮演了「波将金村」(Potemkin village)式的新疆宣传和粉饰角色。
网上的一些评论提到:考虑到时代背景,哈萨克族观众有充足的权利不喜欢这部电视剧——无论是剧中用内地演员表演哈萨克族主角,还是其中贯穿着的对游牧文化的想象、美化和消费倾向。
笔者对《我的阿勒泰》的感受是两极的——如果把它当作一部汉族制作,给汉族看的主流电视剧,那么它在少数民族文化和青年文化上的诚意和关怀,简直可以说是时代环境中的一股清流和小小的希望;但把它当作一部表现新疆和哈萨克文化的民族剧来看的话,尤其是考虑到时代背景,它就充满了尴尬和不适。
甚至,它也许意味着一个泥沙俱下的时代的开始:一个不断创造有关少数民族的文化类型产品,供内地汉族中产阶级大肆消费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