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行之木
书名: 旅行之木(日本国宝级生态摄影师星野道夫的旅行哲学 犹如树木随波逐流,暂时忘却日常 汇入无关悲喜的另一种时间洪流 理想国出品)
作者: [日]星野道夫
格式: AZW3
我已经坐了十几年的办公室了,每天的活动范围大概就是单位和家。偶尔脑袋里也会冒出旅行的念头,但一想到繁忙的工作,还有最近几年的疫情带来的封锁的不确定性,那个念头终究还是一个念头。就这样念头久了,竟然连念头本身也没有了,好像死了一样。有时候我会去读一些游记,大多数是些景点说明似的东西,读完索然无味,厌恶地扔掉。那句“身未动,心已远”的广告语里的意境,我一点也没有体会到。悲哀。
但不是没有好的游记。比如中国古代的一些游记,就很有意思。一个人或一帮人出去游玩,并不是眼睛看见风景就行了,如果那样的话,坐在家里看电视不也一样的吗?所谓游记,或旅行日记,打动人的往往是人身上的故事。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如果写成景点介绍一样的东西,还能看吗?游记成立的关键就是人的故事。
虽然现在我是身未动,心也不能远,但并不是一直如此。我小的时候,生活在农村,虽然是一个没有什么山山水水的地方,但也有很多有趣的地方。现在回忆起小时候的生活,脑子里出现的还是和小伙伴一起出去游玩的情景。其中记忆最深的是几个人沿着一条小山沟——太小了,或者连山沟都算不上——一直走到大山里的情形。那趟远行让我见识到了当初没有见过的东西,比如结满了鲜艳果实的酸溜溜树,其实是一种长满刺的灌木丛。以前别说是树了,就是果实我都很少见到,更别说满树的红艳艳的果实了。在比如一条清澈的小溪,我们逆着水流而上,一直走到了水流的尽头,发现溪水都是从一个很大的泉眼中冒出来的。这是我从来不知道也没见过的事情。可想而知心里充满了小小的满足感。
那次远行以我们在我的外婆家吃饭而结束。我的外婆住在靠近大山的地方,山脚再往上一点。那天我们真的是走了很远,到中午的时候大家都很饿了,但一想到要原路返回到家,心中就泄了气。根本没有力气再回去了嘛。于是我想到了外婆的那个村子就在山里,如果我们钻出山沟,是不是能看见那个村子呢?于是我们这样做了,我们从幽暗阴凉的山沟里钻出来,我放目远望,看见远处隐约有村子的炊烟——当时已经中午了,人家都做饭了——不知为什么,我心里认定那个村子就是外婆住的村子。于是我们向村子走去,越来越近,我确定了:这就是外婆的村子。
可想而知当外婆突然看到自己的小外孙出现在眼前时的惊异。她不知道这几个小孩为什么突然跑到这里来了,路途很远,而且,以前我从来没有单独去过外婆家。我们在外婆家吃过了午饭,然后又回家去了。
外婆去世已经有二十多年了,我也有好多年没有去过那个村子了。
旅行之木这本书是日本国宝级生态摄影师星野道夫的旅行哲学。犹如树木随波逐流,暂时忘却日常 汇入无关悲喜的另一种时间洪流 理想国出品。六十四开文库本,日本古版书纸印刷:星野道夫自然文库系列三书,开本小巧,顺纹易翻;通勤旅行,熨帖称手;专色封面,醒目耐磨。熊伴野趣,雪映清凉,身未动,心已远。
33段邂逅,33个故事,33篇旅行手记:精选星野道夫1993-1995年间的33篇旅行随笔,棕熊、驯鹿、座头鲸,还有几位老酋长……旅行途中邂逅的人,会在今后的人生中画出怎样的地图?通过旅行,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