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欲與文明:關於佛洛伊德的哲學探討

 

愛欲與文明:關於佛洛伊德的哲學探討

《愛欲與文明》是一本鼓舞人心、令人雀躍(但絕不是天真)的書。 除了Ernest Jone兩本介紹佛洛伊德及其生活的知名著作外,評論家們認為,這本書是繼佛洛伊德本人停止出版著作以來,最重要的一般性論述。

本書是馬庫色以他在華盛頓精神病學院談佛洛伊德的講座(1950~1951年)為基礎,重新編寫而成,並於1955年出版。在書中,馬庫色試圖結合馬克思的早期思想,揭露佛洛伊德心理學中隱藏的政治學、社會學與哲學面向。

全書分兩大部分,共11章。第一部從社會學觀點,重新詮釋佛洛伊德有關文明的論述:人類文明進步的歷史就是本能被壓抑的歷史。馬庫色認為,文明的進步不一定非得過度壓抑人的生命本能,而應該讓愛欲(Eros)自然流動,如此社會條件自然會朝愛欲流動的方向改變;第二部則批判工業文明、資本主義社會引以為傲的「理性」導致人的異化,並結合佛洛伊德與馬克思主義理論,提出建立「非壓抑性文明」的可能。

壓抑性個體的起源(個體發展)

佛洛伊德探索了個體本能結構中壓抑性的發展。人類本能的奮鬥──說穿了就是為生與死而戰──決定了他們自由與幸福的命運,肉體與精神、自然與文明皆參與其中,這個奮鬥本身的生物性和社會性動力,正是佛洛伊德元心理學的核心。佛洛伊德對於這些重要的假說,總是猶豫不決並有所保留,之後便任由它們擱置著。直到一九二○年以後,最終的本能理論出現之前,至少有過兩種不同的關於心理人格剖析的概念。在此,我們不需要回顧本能理論的精神分析史註11,僅需針對其特徵作出精簡的總結。

心理機制,在佛洛伊德理論中的任何階段,都表現為無意識結構與意識結構、主要過程與次要過程、遺傳或「本質具備」的力量與後天力量、肉體─精神與外在現實中,彼此互為對立的動態統一。此二元結構持續成為主流,甚至日後在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三分結構中亦然,結構中彼此之間的中介和「重疊」之處,也往兩極化地傾斜,而此兩極最明顯的特徵,最終成為統治心理機制的原則:快樂原則和現實原則。

在發展的最初階段,佛洛伊德理論圍繞在性(原欲)與自我(自我保存)兩種本能間的相互對抗;到最後階段則著重於生命本能(愛欲)和死亡本能(death instinct)之間的衝突。很快地,二元論的概念被一種無孔不入(自戀的)原欲取代,性慾在歷經佛洛伊德理論所有的修正後,在本能結構裡保有了優勢地位。在佛洛伊德的構想裡,此性慾優勢的原則深植在心裡機制的本質中:如果說,最初的心理過程受到快樂原則支配,那麼,生命自身的本能在此原則的作用下就必然是唯一的本能。

但是佛洛伊德早期的性慾概念,仍與將愛欲作為生命本能相距甚遠。性本能最初只是一個(或更準確地說,只是一組)特定的本能,它伴隨著自我(或自我保存)本能,並根據其特有的起源、企圖和目標而有不同的定調。與日後所謂的「泛性論」(pan-sexualism)不同。直到一九一四年,關於「自戀」的導論發表之前,佛洛伊德理論的特點反而在於對性慾的限制,儘管他認定了此限制便難以證明為何非關性慾的自我保存本能仍能存在。直到很久以後,才出現了後來的假說,認為非關性慾的自我保存僅是為了組成某種更進一步的功能,「此功能是為了確保有機體抵擋住任何退回無機物的可能性,並以它原本的自然歷程走向死亡和衰退」註12,或者──這可能是同一件事情的換句話說──它們是愛欲的一部分,然而對嬰兒時期的性慾和身體擁有無限的性感知區域,這些發現導引出日後佛洛伊德所謂自我保存本能的性慾組成部分,同時奠定最終以性慾作為生命本能基礎(愛欲)的詮釋。

在本能理論的最後陳述中,自我保存本能──個體鍾愛的避難所,同時也是「為生存而奮鬥」的理由所在──瓦解了。如今自我保存本能表現為人類群體的性本能活動,或是說,到目前為止,此本能透過對現實社會的有效攻擊得以實現其攻擊本能。但請注意,這裡至關重要的是,在佛洛伊德引入新概念時一再強調此兩種本能的共性,遠比它們的分化更為重要。這是相當傑出且驚人的發現,生命所有的本能皆具備倒退或「保存」的傾向。這個發現使佛洛伊德不得不懷疑,他找到了一種迄今為止從未注意到的某種「可能為所有有機物共有且普世通用的本能屬性」,意即「有機體生命固有的一種強迫性,用來承擔外界干擾壓力時,能恢復到早年時期的狀態」。恢復一種「有機體的彈性」或「有機生命固有的慣性」註13這將是那些「主要過程」註14最終的內容或其本質,而一開始,佛洛伊德認為此過程是無意識的運作,最初,它被認為是「大量興奮自由地向外流動」,這是有機體受到外在現實所影響的結果註15,完全地向外流動即是完整的滿足。如今過了二十年,佛洛伊德理論仍從這樣的論述說起:

在當時,快樂原則有一種運作傾向,這種傾向有一種功能,此功能是將心理機制脫離興奮刺激的狀態,或保持持續而穩定的興奮程度,或降到最低的程度,我們目前尚無法確定是以上哪一種。註16

但越來越多的邏輯支持此概念,永遠脫離興奮刺激這件事,從生命的一開始就不可能了,本能性的趨向平衡變成了生命背景的最終回歸。心理機制在致力於完整的滿足時,很不幸地,已經與「所有生命體最普遍的嘗試,意即回到無機世界的靜止狀態註17」相連結上,本能將會進入那死亡的軌道上,「如果生命真如費希納定理般運作並保持平衡,則生命將往死亡墜落註18」,涅槃原則(Nirvana principle)如今表現出支配力量,「支配著心智的生活,甚或是普遍神經性的生活」,並且快樂原則是依照涅槃原則而呈現,成為它的「表達」方式。

……針對減輕壓力所作的努力,保持或移除內部刺激張力(「涅槃原則」……)……發現了快樂原則的表達方式;且我們對於此事實的認知成為相信死亡本能存在最有力的原因註19

然而,涅槃原則的首要地位,在快樂與死亡強大的結合之際便已經被棄置了。無論對於有機生命而言,回歸慣性是如何地普遍,本能仍以本質上相異的模式致力於達成目標,這其中的不同無異於維持生命和破壞生命兩者。在本能生命的共通性之外,產生了兩種相互抵銷的本能。生命本能(愛欲)贏過了死亡本能。它們持續相互作用並延後「向死亡墜落」:「愛欲引入了全新的性本能張力,並以本能需求表現註20。」它們自有機體分裂生殖細胞開始創造了生命的功能,且透過兩個相同的細胞體結合註21,持續建立和保存那生命「永恆偉大的結合註22」,它們於是戰勝死亡對生命體那潛在的致死力量註23。此本能世界的二元動力看似是確立了,然而佛洛伊德立刻回想起本能最初的天性,生命本能「和其他本能一樣保守,它們仍會回復到生命體的早年狀態」,雖然它們具有「更高度的註24」保守性。性慾最終遵守了與死亡本能同樣的原則。之後佛洛伊德為了闡明性慾的回歸特性,而撤回了柏拉圖的「奇妙假設」:「生命體在成為生命的瞬間撕裂成碎片,而這些碎片從那時候開始便努力透過性本能再度結合起來註25。」儘管擁有所有的證據,在死亡本能最後的分析工作中,愛欲及生命是否真的只是圍繞著死亡的「單行道註26」?證據是明顯的,這圍繞的道路漫長得足以證明其相反的假設,愛欲被視為保存所有生命最強的統合力量註27。最終,愛欲和死欲之間的關聯仍是曖昧不明的。

本书完整epub:

You need to be logged in to view the rest of the content. 请 . Not a Member? 加入会员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