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献金“解压缩”:柯文哲开局惊人,赖清德高屏靠山,侯友宜不起波澜

8月后,由于2024台湾总统大选期间,柯文哲阵营申报的政治献金遭控不实申报,引起外界诸多质疑,检察官也开始侦办此一案件,检视其中是否涉及不法。尽管帐目复杂,但案件核心相对单纯:在这一笔笔不合理的帐目背后,是否只是如民众党所称的,是委外会计师的疏忽和便宜行事,还是确有人谋不臧,是竞总有人滥用、甚至私吞支持者的热情捐献?

而从争议的核心政治献金来看,其本质就是一种“托付”,是最核心的支持者表达认同的方式,捐献代表“想要多出一份力”,不仅于满足大选当日投票而已的行为,认为这场仗值得投入,并希望成为候选人的实际后援。

事实上,愿意把票投给某位候选人是一回事,愿意掏钱捐给候选人,又是完全不同的一回事。会捐款的选民永远都是极少数,但他们属最为热情的那一群少数。候选人的募款能力因此和吸票能力非常不同:不是关于怎么说服游移不定的摇摆选民,而是关于透过活动、组织、自身言行,来激发最核心支持者的热情。

确实,总统候选人的募款能力从来不是决定台湾大选走向的关键,毕竟台湾的选战支出不像美国动辄数十亿美金这么庞大(以2020年美国总统选举为例,官方数据显示候选人本身的花费加总即有40亿美金,还不含其他组织的支出)。台湾主要政党多能确保自家候选人有足够的资金,不至于弹尽粮绝。但也因为捐献的意义是托付、是投入、是认同及热情,所以赖清德、侯友宜、柯文哲三人的募款情形仍能透露一项重要的线索:他们能否催动支持者的热情,让支持者愿意捐钱赞助?哪些地方的支持者特别热情,捐献的金额超乎想像?又有没有哪些时候,支持者会特别无法感受到希望,让募款因此慢了下来?

2023年11月23日,高雄,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赖清德与支持者合照。摄:陈焯煇/端传媒

侯友宜募款能力最弱,赖清德“龟兔赛跑”赢柯文哲从监察院政治献金查阅平台各候选人申报数据发现,柯文哲的支持者虽然一开始非常热情,但后来却陷入极长的“冷却期”。正是这个冷却期,使得赖清德的募款总额最终能够后来居上,一举超越柯文哲。稳定加速的赖清德,对上冲刺后停滞的柯文哲,两人的募款过程呈现出如同龟兔赛跑般的态势。至于侯友宜的“热度”则是持续萎靡,从来都不曾和赖、柯两人在同个水平。

柯文哲募款的开局非常惊人,堪称气势如虹。从2023年5月20日开放捐款开始,柯文哲总部在短短11天内获得支持者超过1.1亿元的政治献金,其中超过九成都是“个人捐赠”(按:已扣除政党捐赠,亦扣除后来因故退回或上缴国库的款项,下同)。而且,这些个人捐赠又以小额捐款为主,而非由大金主贡献:四万多笔的捐款中,有超过一半笔数的金额在1000元以下。柯文哲这1.1亿的政治献金,确实是靠一人几百块的捐款积少成多。

与赖清德相比,可以看出柯文哲1.1亿这个开局的数字有多惊人。在同一时间,赖清德的选战还未真正起步,在5月下半只募得40万元而已。而且,即使在赖清德起步之后,要募得1.1亿元都没那么容易:在整场选战期间,赖清德单月募款总额最多的是12月,也就是选前一个月,才总共募得1.6亿(上下半月各约八千万)。相较之下,柯文哲能在第一个11天就募得1.1亿,更是显得非常难得,在核心支持者之间俨然一呼百诺,非常能够催动他们的热情。

You need to be logged in to view the rest of the content. 请 . Not a Member? 加入会员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