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臺灣新文化史本書是當代第一本,以新觀察角度和開拓新議題,來撰寫的現代臺灣新文化史專書,全書內容四卷二十七章三十幾萬字,其中解嚴以來的第四卷,主題最新穎、篇幅最大,佔全書最重要部分,是歷來首次建構與詮釋的當代性與本土性兼具的一流論述。
本書特別注意社會文化的變革與現代文明史互動的關係,也因此本書中的全部詮釋體系,都是帶著問題意識,來展開的動態書寫,可謂採取了另一不同的新式學術進路。
本書內容的豐富性和新議題之多,堪稱當代之最。所以讀者讀到的本書內容,是名符其實的現代臺灣社會文化史的最新論述。因此可作為現代臺灣新文化史的新教科書來閱讀,最為適宜。
日治時期異民族統治下的臺灣社會現代化
殖民統治的開端
日本在臺50年(1895-1945),雖係殖民統治,但其治績仍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儘管也有一些持否定態度的批評者,但仍有不少論者常稱讚:日本對臺灣近代化的基礎建設,如1899年臺北自來水道已竣工;同年,臺灣第一個現代金融機構「臺灣銀行」正式創立,奠定了臺灣資本主義化的基礎,而繼承劉銘傳時代已有的鐵路建設,臺灣西部縱貫鐵路也繼續興工等。因此,對於正反兩派的爭論意見,本書暫不予以處理,而只就其實際的統治績效來說明。
再者,日本殖民統治者於1899年後,舉凡代表衛生的下水道之鋪設、度量衡及貨幣的統一;郵政、電信、航運、港灣、鐵公路等交通基礎工程的興建,這在在顯示日本在臺灣推行資本主義及其殖民統治之決心。
事實上,為了建立商品的交易網路,這些交通運輸是必備的,但也因為交通的便利,有效拉近南北的差距,使全島人民的往來日趨頻繁熱絡,此亦助長全島一體臺灣意識之萌芽。
總之,對甫踏入20世紀的臺灣而言,那是個臺灣棄舊迎新、脫胎換骨的關鍵年代。並且,經過前述日本的殖民統治,臺灣財政已獨立、產業結構的改變,各級政府的步入軌道;司法、警察、戶政等制度的健全。此外,財經金融體系、農田水利設施、電力運輸系統的完備,為臺灣近代化紮下堅實的物質基礎。
然而,真正促進臺灣社會轉型和變革的因素,實肇端於教育的普及。先拋開日本帝國臣民意識不談,20世紀初期,日本在臺灣全島普及化的新式教育,委實讓臺灣社會產生相當程度的質變。透過新式的現代教育,臺灣人終於有機會去接受近代西方文明、基本科技,以及新的思想觀念。
從而改變過去封建保守的思維,培育出具現代意識的公民素養,昔日農業社會的諸般陋習,如不講求衛生、缺乏時間觀念、不守時守法、沒有公德心自私自利等,都因為接受教育而有了相當的改變,臺灣社會正逐漸從俗民社會過渡到市民社會之中。
半世紀的日本殖民統治,確實使得臺灣人的文化和價值觀,以及臺灣社會的近代化,都起了相當巨大的變化。茲以若干與我們息息相關的新生事物,來看看臺灣當時接受「西化」,或「歐化」的程度。尤其這些新興事物展現在常民文化中,從中更可檢視出臺灣社會文化變革的風貌。
醇香浪漫的咖啡
喝咖啡在當今臺灣已是非常普遍的飲食文化,但咖啡的引進卻別具意義,因為它純粹是西方飲食風的移植,傳統中國人一般喜歡以茗茶為自己怡情或招待客人之道,直到咖啡傳進之後,才有一些上層社會人士嘗試去接受,並認為喝咖啡是躋身上流社會之象徵。
臺灣人喜歡喝咖啡的時間很早,大約在1920年代末期,臺北、臺南等地已有咖啡廳之設立。當時臺灣一些附庸風雅之士,對咖啡之著迷,可由臺南風月報紙《三六九小報》看出梗概:「尋芳買醉,現已舍酒樓而趨咖啡店矣。燈紅酒綠,粉膩脂香,燕瘦環肥,左宜右有,群花招展,肉屏風也。蠻腰巧折,天魔舞也,唱片妙響,流行曲也。心身陶醉,五色酒也,時代人之官能,於是乎享樂之亂舞。盛哉咖啡店,尖端時代之寵兒也。」可見,臺灣人當時對這時髦的咖啡廳是如何的趨之若鶩,有趣的是,當時的咖啡店之功能還有點像現今的情色酒家呢?
不過確實那時的咖啡廳與現在咖啡廳有一點很大的不同,即提供顧客握腕抱腰的「女給」(女侍),1927年,楊雲萍在小說《加里飯》中就寫到在咖啡店:「他偷般的瞧那兩個學生和三個公司裡的用員。他們正自在地和女招待戲謔,有的握她們的粉腕,有的抱她們的細腰」,彷彿如今的情色「摸摸樂」,實在十分有趣。
昔時咖啡店之所以得到臺灣民眾的青睞,先進的室內裝潢是主因,裡頭有冷氣、蕾絲窗簾、彩色霓虹燈、柔和輕音樂、西式桌椅、亮麗的壁紙、綠色盆栽等等高檔流行佈置,難怪吸引了眾多文人雅士、政商名流、青年學子、愛情男女流連忘返,這也是咖啡店本身時髦的氛圍所致。
文明的象徵——自來水
現今臺灣各戶人家都有自來水飲用,好像自來水理所當然是應有的,殊不知在未有自來水以前,臺灣人用的是什麼水。曾任臺北市長的吳三連回憶兒時在故鄉臺南的用水環境。吳三連回憶說:「我們日常洗濯,用的是池塘裡的水。煮飯洗臉,用的也是池塘裡的水。稍後,有人倡議打地河井,改取地下水;地下水比池塘裡的水清潔多了」。現在幾乎很少人飲用地下水,甚至不敢嚐地下水,但在以前能用到地下水已經很不錯了。
臺灣的飲水從池水、地下水到自來水,實是一部文明漸進的歷史。1896年日本據臺的第二年,日本即委請英人在淡水動工興建第一座自來水廠,1899年3月完工,臺灣人終於可以喝到第一口自來水。且說,當時臺灣窮人多,大家喝不起自來水,日本殖民當局為體貼民意,還在若干大街上安裝水管頭,讓民眾可以免費喝自來水,當然這是在自來水廠的淡水民眾才能享受的到。
總之,到日本戰敗投降的1945年,臺灣全省自來水廠已有123處,給水的普及率達22.1%,這比例算頗高的。當時水費標準,陳柔縉作過一個分析,若以用水人數計費,1戶5口裝一個專用水龍頭,每月水費1圓。每加裝一個分支龍頭,每月收2角5分,換言之,一戶人家每月要花1、2圓來繳自來水費。而當時一個小學教員每月薪水也不過17、8圓,如此算來,水費是相當昂貴的,無怪乎,一般尋常百姓仍是喝不起自來水的。
雖說日治時期臺灣人能安裝喝得起自來水的人不多,但比起中國大陸不知強過多少倍。彭明敏在回憶錄《自由的滋味》書中提到,其擔任過高雄市議會議長的父親彭清靠曾親眼目睹到戰後國府軍隊的無知。「他們有的從未看過,也無法了解自來水設備,有的從水電行取得水龍頭而往壁上的洞一塞,以為這樣水就會流出來。看不到水,就到水電行去大叫」,文明的差距造成彼此的隔閡,這也許亦是造成「228事件」的起因之一吧?
便捷的溝通工具——電話
電話的發明始於1875年的美國科學家貝爾(Alexander Graham Bell, 1847-1922),隨後這項實用便利的產品即暢銷風靡於全世界,臺灣之有電話申請,只晚了電話問世十餘年。在臺灣富強新政期間,據時任臺南知府的唐贊袞在《臺陽見聞錄》記載,早在1887年在高雄旗津地區就有外籍醫師梅耶以「便於請醫,以期速到」為名,提出申請裝設「地律風」(電話),唯遭駁回。
然臺灣真正最早出現電話已是日治初期了,且令人想不到的是出現在澎湖,而非本島或首善之區的臺北。澎湖離島最早架設電話實因軍事用途所致,日本擁有臺澎後,1897年3月,日本即在駐守澎湖的守備隊間安裝軍用電話;以及澎湖馬公與西嶼燈塔間的電話。當然,此時的電話,是以特殊的軍事用途為主,尚未施行於民間
1900年電話業務,才開始推至民間,初期只在臺北、臺中、臺南設立電話局,基隆、斗六則有支局。是年7月,個人開始可以提出申請裝置電話,最早申請者有431人,且全為日本人,這當中臺北就佔了223人。臺灣人開始申請電話,遲至1904年,而且只有26人提出設置,於此同時,日本人增加裝設電話的也不多。之所以如此,乃電話需要雙向溝通,倆人之間要聯繫,必須同時要擁有電話,否則只有一方擁有,亦等於空設。因為如此,才造成電話普及率成長緩慢的主因。
據統計到1930年代,臺灣人口已達468萬,其中有40餘萬日人,而全臺僅有私人電話僅3737支,平均1萬人不到9個人有電話。基本上,電話那時還是相當稀罕珍貴的產品,只有豪富士紳,或醫生、實業家這類有需要階級才裝得起,因為電話費實在貴的驚人。
另外,早期的電話是手搖電話,即手搖電話機,再由交換手小姐轉接,直到1937年,臺灣才改採自動電話,省掉轉接手續,更增加電話通話的私密性。此外,日治時代也有公用電話,俗稱「公眾電話」,發展遠比私人電話早很多。換言之,一般人不需要在家安裝貴的嚇人的私家電話,即可利用公眾電話連絡對方,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公眾電話僅限於臺南和高雄之間互打,其後才漸次推廣至臺北、基隆等地,全臺仍不十分普遍。
本书完整ep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