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猫与梅州事故:被利用的热点、假性性别进步,与湮灭的个体死亡

原文地址: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40615-opinion-china-pangmao-meizhou-accident

(弦子,作者,女权主义者)

去世28天后,「胖猫」的恋爱、死亡及身后沸沸扬扬的一切终于等来了权威的定论:胖猫与谭竹为正常恋爱,二人之间的经济往来为恋人之间的正常交往;胖猫的姐姐在网络曝光谭竹信息并刻意引导舆论,导致「网络空间秩序被严重破坏「,而部分网友则被发现利用此事蹭流量、博眼球,最终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3人,行政措施13人。

从4月11日「胖猫」自杀到5月19日官方通报,横跨一个中国内地「五一」假期黄金周,一起看似私人原因发酵的网络热点,以官方公告告终。在此之前,「胖猫事件」在简中全网以难以想象的现象级热度爆发讨论。它看似是一起典型的性别议题:男女恋爱之间的经济往来,被简化为女性在亲密关系中得到利益;女方被以「捞女」等典型的厌女词汇抨击,男方则被无限浪漫化、崇高化,全社会喜闻乐见对一个女人的私刑……

与此同时,「五一」当日,广东梅州高速塌方造成重大交通意外,造成48人死亡,则乏人问津,新闻控制似乎比以往都要意外严格。在胖猫热点中,有零星声音请大家关注梅州事件,不过,直到胖猫热点结束,人们甚至都不知道梅州事件中所有遇难者的姓名。

我们必须试图弄清楚的是,在那28天中,中国舆论场上的人,究竟「看到」了什么?

194万「购买流量」的成本

官方通报所试图隐瞒的第一件事,就是令胖猫事件形成热点的真正驱动者。

过去讨论公共事件时,「公共」的定义取决于事件的性质:这件事是否与每个人的利益休戚相关?我们是否可以通过对事件的讨论对社会现状有所推动?然而在今天,公共事件的成立似乎还取决于另一个性质:事件的结果究竟可以引起多大的公众关注。

当我们假设社交媒体是完全去中心化、算法完全透明时,「关注」或许取决于题材与细节是否能激起看客的情感。然而,当平台本身可以通过热搜、推送来制造话题,我们看到的信息会被算法控制时,必须认识到,无论抖音还是微博,我们所置身的并非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平台,相反,平台本身就是绝对中心。

当平台操纵着算法,平台也就定义着什么是「公共事件」。必须承认,个人的倡导早已无法抵制算法设置的议程。而更加困难的是,我们要指认,在神秘莫测的算法背后,是否有流量之外、平台之上的目的驱动——究竟是谁在决定我们到底可以看到什么?是谁希望我们看到胖猫事件?当胖猫事件被全民关注后,谁才是最终的受益者?

网民送鲜花到重庆长江大桥悼念「胖猫」。

「经调查取证后查明,胖猫姐姐刘某,先后在网上公布了大量涉及谭某的个人隐私信息,并通过联系他人代写文案,购买流量等方式故意误导舆论。在此期间,刘某账号的粉丝数从263个增加到最高的290多万个,获点赞1455.6万个。」——这是央视新闻指控胖猫姐姐刘某「操纵舆论」的表述。

然而被官方所刻意忽略的是,胖猫姐姐的私人行为,与290.22万粉丝,1455万点赞与全网热度之间的关系——真的如同通报里所说,这只是刘某代写文案、购买流量的个人行为吗?

代写文案、购买流量等字眼,让看客下意识认定胖猫的姐姐通过这些行为就可以「煽动舆论」。然而这种抖音用户常见的宣传手段,成本是相对透明的。对成熟的MCN公司与广告宣发公司来说,抖音投流也是一项巨大的成本。按照1455万点赞率、抖音账号曝光/点赞之间接近3%的转化率、以及抖音投流4元/千次播放的cpc价格——如果如同官方所暗示的,是个人通过「购买」流量所得的话,那么购买成本为194万人民币。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官方通报所试图隐瞒的第一件事,就是令胖猫事件形成热点的真正驱动者。

事实上,胖猫在4月11号去世后,其姐姐刘某从4月15号左右,就开始在抖音发布怀念弟弟的内容。但因为热度不足、抖音并非中国主要的舆论讨论平台等原因,这件事并未引发全民关注。真正让「胖猫事件」成为全民舆论的节点,是微博,关键时间是5月2日。

事件相关的第一个词条:#21岁重庆男子跳江#,在5月2日13:00左右出现在微博上,14:00左右则已经来到热搜榜第11的位置。然而,虽然词条已经来到热搜榜,从话题贡献度看,参与讨论的几乎都是素人博主,词条广场上关于此事的热门微博也缺少评论、转发。

5月2日白天时,胖猫姐姐刘某的抖音热搜也不过7万粉丝,远未到达全网热度的流量。

5月2日当晚20:00至22:00,几位并未公开实名的「时事博主」,以完整的时间线、数据、聊天记录等细节与素材、明显情绪引导的文字,对胖猫谭竹的事件进行总结。根据新浪微博的规律,20:30—23:30晚间用户活跃程度最高。于是在这天晚上,胖猫事件成为全民热点。

一天之内,从#21岁重庆男子跳江#词条的突然出现,到该话题热度的突然攀升,显然并非由网友的自发讨论形成,而极大可能是平台「空降」热搜,以引发网友讨论。

利用

当极其惨烈的交通事故发生时,公众的注意力却被转移到胖猫与谭竹的恋爱纠纷中。

从可追溯的事实与数据来看,官方事后的那则通报,语焉不详地忽略了新浪微博在这个舆论事件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平台为何要在5月2号在这个时间点进行议程设置。过往,官方曾对微博、抖音等屡屡进行整顿,这一次,却又刻意帮平台撇清责任。

舆论场是否还起到了其他作用——如果平台没有设置我们的关注议程,我们本应该关注的是什么?

5月1日,梅龙高速公路11.9公里处(梅州往龙岩方向)发生路面塌方事故,至5月2日14时,造成48人死亡,3人失踪,30人受伤。这是继2011年的温州动车事故后,最大的交通伤亡事故。而不论是10年前动车事故受瞩目的程度,还是胖猫事件中过百位网友线下的悼念,都与梅州高速受害者的模糊面目,形成了过于残酷的对比。

当极其惨烈的交通事故发生时,公众的注意力却被转移到胖猫与谭竹的恋爱纠纷中,它们可以再从以下层面加以分析。

讨论素材

梅大高速的交通事故发生后,公众所能看到的具体信息极其有限:一小段高速大火的视频、几张现场的实时照片——这就是关心车祸事故的大众可以看到的全部素材。在之后的数日里,梅大高速的营救工作亦是以官方新闻通报的方式呈现,大众始终对死亡人数、事故的惨烈程度缺少具体的视觉素材以进行感受。

而胖猫事件,在5月2日最初的几条微博中,其姐姐刘某在抖音上提供的信息就已经被精心梳理、有意提炼:两人的聊天记录、转账记录、双方亲友发言、胖猫生前叫外卖、打游戏的种种细节,并强调了「51万」、「pua」、「吃不起外卖」等情绪爆点,让大众可以以极快的速度迅速了解这件事,并被精准地挑动起情绪,陷入到对胖猫的同情与对谭竹的愤怒中。

而有关梅州事故的后续,大众只可以通过官方媒体的描述、当地政府发布会得到寥寥无几的信息。其中官媒报道的重点是见义勇为者的挖掘与表彰,并把事件定义为「灾难」,而高速坍塌的原因被模糊,遇难者的身份不被提及,事件的惨烈程度被淡化。在事件发生10天之间,尽管有《三联生活周刊》、《财新》两家传统新闻调查媒体试图发布关于受害者具体情况、高速塌陷成因的深度报道,然而不约而同地在24小时内遭遇了删稿、屏蔽,信息并没有得到有效传播。

胖猫事件则不同,从最后官方通报中,我们可以得知虽然在5月3日谭竹就针对胖猫姐姐的行为进行了报警,但显然,从胖猫姐姐在社交平台的活跃程度看,直到最后的官方通报出现之前,她与家人的发言都是完全没有受到限制的,以至于大众可以不断得到关于此事的新细节。

平台的流量呈现

从5月2日第一条热搜出现,到警方最终通报,胖猫相关的热搜词条始终以每日数条至上十条的数量呈现,并长期占据热搜第一。

作为流量引入的重要入口,胖猫事件的舆论热度离不开平台持续不断的议程设置。从事件细节、网友争论、后续爆料、延伸事件……不断出现的微博热搜,引导着大众或同情、或愤怒的情绪,阅读量、讨论量更是难以计算。而梅大高速相关的热搜则无论数量、细节呈现都呈现极度的不对称。

事件连锁效应的持续发生

「胖猫」引发关注后产生了一系列后续:前女友出现在微博、网友给胖猫点外卖进行纪念、发现外卖出现空包、相关外卖公司开除员工并捐赠一百万⋯⋯可以说,胖猫事件因为对观众情绪的挑动,从线上引发了线下的一系列连锁事件,而公众因为胖猫采取的线下行动并没有遭遇阻拦、且后续事件也在社交媒体得到了充分曝光,而导致公众对胖猫事件的讨论热情不断延长。

而梅大高速事件的后续:救援经过、遇难者家属的近况、赔偿方案、事故成因调查⋯⋯直到今天,因为对媒体报道的禁止,公众依然没能得知事件的后续情况,更无法对此事真正介入参与。

You need to be logged in to view the rest of the content. 请 . Not a Member? 加入会员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