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抓取自RSS,版权归源站点所有。
查看原文:21世纪难民“交换”:从英国到卢旺达,“低端人口”与死魂灵生意
2024年7月6日,在“要什么都不要保守党”(Anything but Tory)的呼声中,英国工党新首相基尔·斯塔默(施纪贤)走马上任,唐宁街10号官邸一夜间易主。英国这种大选翌日立即变天的独特传统,意味着前后两届政府来不及交班和过渡,也意味着上届政府的政策一夜之间失效,政治方针没有任何连续性。不过,这种政治弊病至少暂时拯救了52000人的生活。经过815天的日夜煎熬、绝望心碎,他们再次看到了能够“生活”的希望。
这五万余人是自2022年以来,乘坐仅容数人的小船横渡英吉利海峡,来到英国寻求政治庇护的人(asylum seeker)。他们大部分来自阿富汗、伊朗、阿尔巴尼亚、叙利亚等国,因躲避政治迫害、战乱或遭祖国驱逐,冒险在外国寻求庇护。英国曾经是提供庇护的主要东道国之一,但受到经济衰退和脱欧带来的排外情绪影响,2022年起保守党政府决定将全部寻求政治庇护的外国人交易到卢旺达(卢安达)安置,并禁止他们返回英国。
如果这个计划得以落实,将很可能成为1970年代以来西欧范围内的首次大规模强制人口迁徙(整个欧洲范围内上一次则是俄乌开战后俄罗斯强行将占领地区人口迁徙到俄罗斯境内)。这个政策被称为“卢旺达计划”,很多被羁押的难民对该计划进行绝食抗议,尚未被羁押者被迫继续冒险涉海前往爱尔兰,或放弃获得合法身份和工作权并失联。“卢旺达计划”在英国引发的风波可谓旷日持久、劳民伤财,但国际社会并未对其进行过多关注。
当选当日,斯塔默宣布卢旺达计划“已死已埋” (dead and buried),让曾经在祖国遭受肉体折磨、在英国又承受另一种形式的心理折磨的寻求庇护者稍感安慰。然而对他们中的大多数,生活轨迹已经被彻底扰乱,在他乡重获尊严的希望也日渐破灭。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殖民主义性质的人口遴选、交易、驱逐仍在继续。
政府一手打造的“移民问题”脱欧之后,英国民间的反移民情绪本有所缓和,但在约翰逊和苏纳克(辛伟诚)任上,移民问题尤其是非法移民问题再次被官方和主流媒体塑造为心腹大患。
排斥移民的情绪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根据民调机构的数据,比起其他欧洲国家,英国人对移民的态度甚至还算温和。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后,英国的经济就长期疲软,增速沦为G7集团中最低,甚至在2023年底开始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急速下降促进了不满和保守情绪,在这一背景下,“移民问题”成为了在朝保守党工作失职的替罪羊和赢得选举的宣传利器。在政治议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早在脱欧公投前,特蕾莎·梅(文翠珊)等脱欧派就用“欧洲移民抢走了英国人就业机会”来进行脱欧宣传,甚至为了营造对难民的“敌对环境”(hostile environment),制造了“疾风世代丑闻”。
所谓疾风世代,是二战后英国政府主动从加勒比殖民地招募来填补英国劳动力空缺、并赋予国民身份的移民。这些曾为战后重建做过贡献的移民在1960-70年代也曾引发过右翼英国人的敌意,但如今和子孙后代合法地生活在英国。为了将他们树为非法移民的活靶子,英国政府烧毁了他们当年的入关文件和其他身份证件,并导致了多人在拘留过程中死亡。脱欧之后,日常生活的种种不便让英国民间的反移民情绪本有所缓和,但在约翰逊和苏纳克(辛伟诚)任上,移民问题尤其是非法移民问题再次被官方和主流媒体塑造为心腹大患。
约翰逊和帕特尔将这种大规模的强迫人口迁移包装成了为难民的安全和健康着想的善举——每年都有多名难民在横渡海峡时遇难,因此跨海进入英国是“特别危险、非法和不必要的”。
所谓卢旺达计划,是约翰逊在2022年4月的一次演讲中突然宣布的,不过会有这样的计划也不是毫无征兆。2019年,英国移民局(home office)大臣普丽蒂·帕特尔(彭黛玲,她的父母是被乌干达政府驱逐后落户英国的印度裔难民)上任时宣布,解决移民问题需要“天马行空的思维” (blue-sky thinking),并组织学习了澳大利亚将海外难民进行“offshore processing”——把难民打包送往第三国的文雅措辞——的“先进经验”。
根据约翰逊的讲话,目前有总共约52000人需要被“打包”,第一批5700人将被送往卢旺达,遣送的标准是:1.从“安全的国家”中转来到英国;2.来英国的旅途“可以被描述为是危险的”;3.于2022年1月1日后抵达英国。鉴于人们只能从海上抵达英国,这个标准实际上适用于2022年起抵达英国的全部寻求庇护者(asylum seeker)、难民(refugee)和非法移民(illegal immigrant)。他们将被安排在卢旺达接受登记、审核、批准或驳回移民诉求,且不能返回英国。
这些冒险涉海来到英国的难民来自哪里?统计显示,多数难民来自阿富汗、伊朗、叙利亚、伊拉克、阿尔巴尼亚、厄立特里亚和苏丹。他们主要因为在祖国遭到政治迫害和追捕、因为民族和宗教原因被驱逐、或在战乱中失去家园等原因成为难民。显然,在横跨英吉利海峡前他们已经抵达了法国,但难民通常避免留在法国避难,因为法国的难民署(Ofpra)批准避难申请的概率很低,且效率极慢,以至于很多人在等待的过程中因无法合法工作和住宿死亡。
即便如此,“难民都从法国来”这一事实还是给了英国政府拒收难民的借口。约翰逊和帕特尔将这种大规模的强迫人口迁移包装成了为难民的安全和健康着想的善举——每年都有多名难民在横渡海峡时遇难,因此跨海进入英国是“特别危险、非法和不必要的”;将他们送往卢旺达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悲剧、挽救无数生命、并减少人口贩卖。”
英国政府和媒体在讨论这个确实很天马行空的计划时很少提及卢旺达方面的意见,但这个计划的确——在多次遭到其他国家拒绝后——获得了卢旺达卡加梅(卡加米)政府的同意。自2009年破格加入英联邦以来,卢旺达曾接受过多笔英国援助和投资,总统卡加梅也正在致力于将卢旺达塑造为安全、和平、有区域领导力的非洲负责任大国。此外,按照英国的许诺,卢旺达庇护计划的费用全部由英国承担,每转移一人的费用将达到180万英镑,部分用于支持卢旺达经济长期发展,部分用于安置和帮助难民本人。这笔巨款具体要如何使用,英国财政部称“这是商业机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