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如何在贸易谈判中谈条件的

如果企业希望更自由地进入印度这个正在不断增长的市场,它们所在的国家或地区就必须拿出更优惠的条件来交换。

英国《金融时报》 约翰•里德

在一个更加重商主义的世界里,印度的贸易政策战略正在形成一种清晰的模式:如果企业或国家希望更自由地进入这个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庞大且不断增长的市场,它们就必须拿东西来交换。

瑞士和特斯拉(Tesla Motors)上周都成功地让印度降低了其严防死守的高额关税壁垒,并获得了对这个拥有10多亿人口的市场的更大准入。

3月10日,瑞士、挪威、冰岛和列支敦士登几个国家,在经过长达16年、21轮谈判后,终于成功签署了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uropean Free Trade Association)与印度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印度政府还单独签署了一项计划,将降低一些价格较高的进口电动汽车的进口税。

印度签署的这两样东西,都交换到了一些实质性的好处:投资承诺,或至少是投资意向。

在印度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贸易与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rade and Economic Partnership)中,瑞士及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中其他几个较小成员国做出了一项承诺:15年内在印度投资1000亿美元,并创造100万个就业岗位——根据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政府的说法,此类具有约束力的承诺在自贸协定历史上前所未有。

在新闻发布会上,瑞士官员海伦妮•布德里格•阿铁达(Helene Budliger Artieda)表示,指导谈判代表工作的原则是“我们怎样才能达成一项平衡的协议,以及‘它对印度有什么好处’”;她说后一句话是印度毫不退让的的商务部长皮尤什•戈亚尔(Piyush Goyal)有一次对她说的。

智库——社会发展委员会(Council for Social Development)的杰出教授比斯瓦吉特•达尔(Biswajit Dhar)在谈到印度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达成的这项协定时表示:“投资承诺是促成这项协议的‘胡萝卜’。”

You need to be logged in to view the rest of the content. 请 . Not a Member? 加入会员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