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再无“做题家”,童年何以平等?

 

尽管电影《我本是高山》颇受争议,但张桂梅校长托举华坪女高的女学生考出大山的传奇,再次将乡村教育发展至今的困境在大众视野中摊开。在这些孩子逆天改命、金榜提名之前,乡村的基础教育是什么模样?在城乡二元结构中扮演什么角色?如何塑造乡村学子的人生?

带着这些疑问,FT中文网专访了原21世纪教育研究院农村中心执行主任刘鹏。刘鹏从2013年从支教开始了超过10年投身乡村教育,特别是小学和学前阶段教育的工作生涯,为大凉山、甘肃、青海、湖南、贵州以及北京、上海的部分留守和流动儿童提供服务。

根据他的观察,现在乡村并不缺教师,甚至能看到一个村小10个学生配7-8个老师的师配比,但是,优质师资流失、教师的精力流失是目前乡村学校教育的一大难题。过度行政化、高利害关系,是导致教师精力流失,教育沦为筛选,无法育人的两大障碍,而至少在目前阶段这两大障碍仍看不到松动的痕迹。

在城镇化和乡村人口减少的推动下,从2001年正式开启的“撤点并校”整合教育资源逐步向县域倾斜,也加速了乡村中小学在过去20年间的消逝。刘鹏认为,农村势必会逐渐消退,但不会消亡。乡村教育目前要做的,一是在过渡过程中继续培养人才,二是探索出适合未来定居在乡村的人所适应的培养模式,通过“多元育人”给乡村孩子更好地谋生和发展提供支持。

以下是与刘鹏的访谈整理。

You need to be logged in to view the rest of the content. 请 . Not a Member? 加入会员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