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與進步

全球獨家中文版!《金融時報》年度選書
關心AI時代人類命運的必讀之作
當代經濟學巨擘從千年歷史經驗借鑑,重新定位科技變革的價值與方向

☉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自由的窄廊》作者最新力作
☉ 《槍砲、病菌與鋼鐵》作者賈德.戴蒙、《正義》作者邁可.桑德爾 重磅推薦
☉ 台灣大學經濟系特聘教授 林明仁 專文導讀

科技變革蘊藏著極大的潛力,不僅能提升生產力,還能改善地球上數十億人們的生活。然而,當我們跳上快速奔馳的「生產力便車」,盡情享受技術躍進所帶來快速、便捷的科技果實,此時人類的命運與社會的發展,卻悄然來到全新的十字路口。在迎向更強大的人工智慧世界之前,我們是否該停下來思考:

● 強大、快速的科技進步,對我們來說一定是好事?
● 在科技創新突破的過程中,誰會成為贏家、誰又會是輸家?
● 數位革命與AI技術的演進,為人們帶來的是「願景」、還是「陷阱」?

本書帶領讀者踏上一條橫跨千年的旅程,重新檢視科技變革為人類社會帶來的利與弊,探索如何創造一個兼顧進步與平等的未來。作者大聲疾呼:科技進步並不意味著所有人都能共蒙其利,今日我們所共享的繁榮生活,其實是前人積極爭取的結果。我們如果繼續對科技抱持盲目樂觀的態度,聽任少數人透過侵害多數人權益而致富,終將侵蝕得來不易的自由、民主與生活方式。

問題的解方並非阻礙科技與新技術的發展,而是要讓更多人從科技迷夢中警醒,凝聚眾人力量,共同審慎思考科技創新的價值與方向,打造一個能夠兼顧科技變革與共享繁榮的社會。透過本書,作者為全人類照亮一條通往理想未來之道。

進步的便車

認為技術進步就能創造共享繁榮,這種樂觀的態度是以「生產力便車」(productivity bandwagon)這種簡單有力的想法為基礎,認為只要新的機器和新的生產方式提升生產力,就會使薪資隨之提高。隨著技術的進步,所有人都能搭上這班便車,而不只是企業家和資本家能夠得益。

經濟學家早就體認到,各種工作任務的需求(也就影響到對各種不同類型勞工的需求)成長速度並不平均,因此創新有可能會讓不平等隨之加劇。但大多數人在看待技術進步時,總會覺得所有人應該多少都能得到一些好處;就像是漲潮的時候,所有船隻都會水漲船高。按照這種看法,沒有人會完全被技術拋在身後,更不會被技術搞得窮困潦倒。因此,就傳統概念看來,想要扭轉不平等加劇的趨勢、想要為共享繁榮打下更堅實的基礎,是勞工該去努力學會種種技能來與新技術攜手合作。正如科技主題的頂尖專家艾瑞克.布林優夫森(Erik Brynjolfsson)提出簡單又精闢的結論:「我們該如何創造共享繁榮?答案並不是去放緩技術的進展。我們並不是要和機器對抗,而是要與機器合作前行。這才是我們的重大挑戰。」[13]

生產力便車背後的理論很簡單:企業生產力提高,就會想擴大產量,於是需要更多勞工,然後需要趕快招募更多人。而如果有許多企業同時要招人,就會讓薪資整體向上。

這種情況確實發生過,但也只是偶爾發生。像是在二十世紀上半葉,汽車製造業是美國經濟當時最風光的產業之一,福特(Ford Motor Company)和通用(General Motors)汽車公司都推出新的機器、建起效率更高的工廠、發展出更優秀的車型,一方面讓生產力飆高,另一方面也推升了雇用人數。汽車製造業在1899年的勞工人數只有幾千人,一年生產出兩千五百輛汽車;但到了1920年代,就業人數已經堂堂超越四十萬人。而在1929年,福特與通用汽車每年的銷售量都來到大約一百五十萬輛。汽車生產出現前所未有的擴張,將整個美國經濟的薪資拉高,就連正規教育程度有限的勞工也一併得益。[14]

在整個二十世紀,其他產業的生產力(與實質薪資)也同樣迅速提高。奇特的是,從二戰結束到1970年代中期,美國大學畢業生的薪資成長速度,與只有高中學歷的勞工大致上並無不同。

至於接下來令人遺憾的發展,有人會說那是某種無法阻擋的潮流趨勢,但事實並非如此。生產力提升所帶來的收益該如何由眾人共享,一方面要看技術究竟是如何變化,另一方面也要看管理階層對員工有著怎樣的規矩、規範與期望。要談這一點,就讓我們先拆解一下從「生產力提升」到「薪資上漲」的兩個步驟。第一步,生產力的提升,增加了對勞工的需求(因為企業如果希望提升獲利,就需要一步擴大產量,也就需要雇用更多人力);第二步,由於對勞工的需求增加,就需要提供更高的薪資,才能吸引並留住勞工。但很遺憾,下面兩節就會談到,這兩步都不是那麼理所當然。

自動化的藍調怨曲

很多人可能沒想到,「生產力提升」不一定代表「對勞工的需求提升」。生產力的標準定義是每位勞工的平均產能,也就是將總產出除以總就業人口。顯然,這裡希望看到的是隨著每位勞工的產能提升,企業雇用人員的意願也會隨之提升。

然而,就算每位勞工的平均產能提升,雇主卻不一定會想增加招聘。因為對企業來說,更重要的是邊際生產力(marginal productivity):每增加一名員工來增加產量或服務更多客戶,能夠帶來多少額外貢獻。邊際生產力的概念並不等於每單位勞動投入帶來的平均產能或平均收益:在勞工平均產能增加的時候,邊際生產力有可能維持不變、甚至是下降。

為了說明每單位勞動產能與邊際生產力之間的區別,讓我們舉一個很常見的說明範例:「未來的工廠只需要兩名員工,分別是一個人和一條狗。人負責餵狗,而狗則負責讓人別去碰機器。」[15]這座想像的工廠產量極高,而計算下來,這座工廠的平均生產力(也就是將產量除以唯一的一名人類員工)也會非常高。然而,員工這時候的邊際生產力小到不值一提;因為唯一的人類員工只是在餵狗,也就是說,無論把人或狗解雇或趕走,都不會對生產力有太大的影響。如果能買來更好的機器設備,或許能進一步提升單位勞動的生產力;但這樣也就能合理推斷,這家工廠應該既不會急著雇用更多人或更多狗,也不會想到要為唯一那位人類員工加薪。

這是個很極端的例子,但能看出一個重要的現實因素。如果汽車製造商推出更好的車型(像是福特和通用汽車在二十世紀上半葉的情況),往往能推升對該公司車輛的需求,於是帶動每單位勞動的收益及邊際生產力。畢竟,如果業者需要更多勞工(例如焊工和油漆工)來應付額外需求,必要時也就願意付出更高薪資。但相較之下,可以想想如果同一家汽車製造商決定購入工業機器人,情況會是如何?機器人不但能完成大部分的焊接與噴漆工作,而且比起雇用大量勞工,生產成本可能更低。這樣一來,公司的平均生產力顯著提升,但對焊工和油漆工的需求反而會減少。

這確實是個普遍存在的現象。許多像是工業機器人這樣的新技術,開始把更多工作交給機器與演算法,取代原本執行這些工作的勞工。自動化雖然提升平均生產力,但並未增加(甚至是降低)勞工的邊際生產力。

本书完整epub:

You need to be logged in to view the rest of the content. 请 . Not a Member? 加入会员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