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国荣的“香港地”:当“香港人”的身份认同,经历高潮之后 – 端传媒

香港艺人河国荣最广为人知的轶事之一,是他因为喜欢张国荣而改名“国荣”。河国荣原为Gregory Charles Rivers,澳大利亚籍白人,1987年来港,1988年加入无线电视成为艺员。在其三十多年漫长的香港艺人生涯中,他缓慢而持续地进入香港观众的视线。

在很早的时候,他一口流利而接近纯正的广东话已令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许多年后,他离开了以节目制作方式僵化因循见称的无线电视,也减少饰演他过去经常被电视台定型的“殖民地外国人”角色——如传教士、外籍警司、殖民地官员或外国专家等。

观众和网民亦转而关注他“如何成为香港人”的一面,例如他来港经历、他在香港的生活、以及对香港文化的热爱等。亦正因如此,近日传出河国荣自杀的消息,令人惋惜伤痛之处,也惨杂著人们对香港整体社会正在坠落的感慨。

河国荣的“鬼佬”形象则多了一些更致细的本土味。他的广东话相当纯正,某程度上是突破了“鬼佬”的刻板印象。这种突破成了一个契机,增益了“香港人”对自身族群的认知方式。

河国荣改名:黄子华没看出的意义在1995年的一个栋笃笑演出中,黄子华说过一个笑话:有一个鬼佬(河国荣)居然会为了一个唐人偶像,而把自己的名字改掉,“It’s crazy you know, absolute ridiculous you know.”

这个充满种族主义的笑话是有其独特语境的:这场栋笃笑的主题之一,是关于“鬼佬”这个符号逐渐在香港失去优越性。而笑话其实在暗示,1997年临近,外国人只有改中文名、说广东话,才能在当时的香港继续生存下去,这无疑是自贬身价,也说明了白人殖民者优于香港华人的观念已在香港社会消失了。

这个笑话说明了当时黄子华的视野限制,没有看出“河国荣改名”的文化意义,其中包括香港文化在1980年至1990年代对外国的影响力,以及日后香港本土文化如何在如接纳一个“鬼佬”成为“香港人”的过程,体现何谓“本土”。

在报导河国荣逝世的消息时,一些传媒会用电视台“御用鬼佬”或“御用老外”来标签河国荣。这些媒体多是亲建制媒体,其“御用”之词,大有颂扬过去电视台将河国荣的演出形象刻板化之意。

而用“鬼佬”或“老外”形容外国人,其实并无歧视,而是一种亲暱叫法,其中尤以“鬼佬”这一称呼,更具有香港本土气息。过去“鬼佬”一词有贬意,其中“鬼”字很可能是来自19世纪华人对欧洲白人的蔑称,认为他们的外表不像常人。在早期殖民地香港,由于白人的社会地位一般较高,“鬼佬”除了有贬义,也混合了华人对欧洲白人既仰慕又是非我族类的复杂心态。这正正是河国荣在电视剧集里的基本形象设定。

“河国荣改名”的文化意义,包括香港文化在1980年至1990年代对外国的影响力,及日后香港本土文化在如何接纳一个“鬼佬”成为“香港人”的过程,体现何谓“本土”。

可是,“鬼佬”的贬义在香港语境中已大为淡化。“鬼”在粤语中有时会用作副词,跟“死”字一样,有“非常”之意,例如“好劲”(很利害),可以说成“好鬼劲”或“好鬼死劲”。在此,“鬼”字不会用作联想非我族类的负面形象。亦正因如此,“鬼佬”如今已不再作为一种歧视性修辞使用,反而有一种亲近之意,并用作友善地描述对方外表特征(白人外表)的绰号。

但河国荣的“鬼佬”形象则多了一些更致细的本土味。在过去的香港电视电影里,“鬼佬”除了必须是白人外表之外,亦需要讲极不纯正、带有欧式口音的广东话。这种口音有时会用作嘲笑外国人的元素。但河国荣的广东话相当纯正,即使对以港式广东话为母语的香港人来说,河国荣的广东话仍有一点极不明显的欧式口音,却远不足以成为歧视性的笑柄。河国荣最初给观众的印象之一是“广东话讲得好好”,因此他某程度上是突破了“鬼佬”的刻板印象。这种突破,则成了一个契机,增益了“香港人”对自身族群的认知方式。

毛记节目:被正式认可为“香港人”有说,2016年毛记电视的《第一届十大劲曲金曲分奖典礼》是河国荣演艺事业的“高峰”。这个说法基于两种认知,一是河国荣作为一名香港艺人,他并不十分成功,受其种族外表所限,他长期以来只能饰演“鬼佬”角色。即使在离开无线后,他演的角色已不再那么典型化,但他仍然只能饰演各式各样的“鬼佬”。他改变了“鬼佬”在香港人心目中的形象,却改变不了他是“鬼佬”的现实。

二是河国荣在毛记电视的节目中终于被观众正式“认可”为香港人。这个以恶搞香港娱乐圈为主的节目,当年引起了很大的哄动,其中自然关系到从2014年雨伞运动遗留下来的集体忧郁,以及对香港本土性的复杂想象。

You need to be logged in to view the rest of the content. 请 . Not a Member? 加入会员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