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爆炸之後:網路思想先驅溫柏格解構資訊爆炸、知識轉型與資訊焦慮

數位革命改變了人類文明,知識的結構也已徹底改變。
過去,知識經過編輯過濾,裁切成有限的內容收錄進書本中,被刪除的內容並不會被看見;如今,知識離開了紙張,不再有界限,也沒有根基。知識已經「網路化」了。網路思想先驅溫柏格在本書中清楚說明,在商業、科學、教育和政府領域裡,網路化的知識究竟如何影響我們的思考與決策。

本書輕鬆地說明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知識已經不再被紙本書籍的形式所限制與保存,網路與連結才是知識無窮盡的聖殿。看完這本書你可能不會變聰明,但你一定會知道如何讓你每天使用的網際網路變得更聰明。
──李怡志/Yahoo! 奇摩媒體整合服務總監

網路的出現,特別是近年來社群網站的流行,讓各種真偽難辨的訊息四處流散,也讓我們不得不思考知識的傳統定義是否仍然有效。所幸我們看到網路上仍有許多人透過各種方式試圖幫助網友過濾訊息,各種各樣的實驗手段轉化成一個又一個的創新與商機。這也是身為網路從業人員最令人興奮之處。
──施典志/Yahoo! 奇摩亞太區客戶服務營運管理部社群經理

當知識網路化,變得豐饒、開放、相互連結,我們對「知識是什麼」、「知識如何運作」的既存看法就受到強烈挑戰;如何面對挑戰、建立知識的新架構,是網路時代知識工作者的關鍵課題。這本書引領我們發掘問題、剖析現象、釐清脈絡、思考對策。
──陳順孝/輔仁大學新聞傳播系副教授、
輔大傳播創新研究中心主任

網路時代的資訊超載,圖書館員、新聞記者、百科全書編輯首當其衝,當資訊中間人消逝,未來的知識體系會更混亂,或更繽紛,本書提供充滿原創洞見的想像,閱讀全書,本身就是一場知識性的歷險。
──黃哲斌/新聞工作者

知識的危機:當知識的媒介從紙本轉入數位

我寫這段話的這天(二○一○年六月二十一日),《紐約時報》頭版的六個標題裡,有三個都能用「知識發生危機!」來當作副標。
在這個隨機挑選的日子裡,這個全美國標竿的報紙,頭條新聞是一篇長篇的報導,檢視了英國石油公司那座弄髒墨西哥灣的鑽油井裡,理論上本來不可能失靈的預防漏油機制註1。文章的五位作者解釋了什麼是「封閉式剪切閘板」( 「兩道堅韌的葉片……準備好隨時切斷鑽油孔、封住油井,並解救大家」),這個閘板如何差一點就能運作,以及那天究竟發生什麼事情。文章以生動的筆法,先帶領讀者看機具失靈的時刻,而後再大幅檢視石油產業所宣稱的事情,最後再討論無能的監管機關的內部運作流程。這篇文章最後的結論相當有爭議:「不可能失靈」的機制看似讓人安心,實際上卻造成一個可怕又危險的「單一失效點」。

這篇文章的主題也許是英國石油的漏油事件,但真正的主旨是:專業知識在化解複雜的問題時有哪些限制。文章試圖解釋,在對於哪些東西會發揮作用所知甚少的情況下,這起事件能怎麼預防:我們創造出來的完美理論,與機械的不完美之處一定有落差,但這差別有多大?我們所知的事情裡,有多少其實只是我們想要相信哪些事情是真的?有哪些既定的偏見,會阻止我們依照所知情況來行事?我們有沒有辦法抵擋那些腐化知識的力量,還是我們應該承認政治和貪婪一定就會讓知識腐敗?

在這篇文章的下面,是一篇對美國作家厄普代克的遺物收藏的初探;這篇文章認為,厄普代克對他小說的背景非常考究,精細到連豐田汽車加盟店的銷售量和佛羅里達州車牌的樣式都斤斤計較。文章點出了許多豐富的細節,說明了這位作家的私人生活:他在世時非常維護他個人的公眾形象(文章裡說,他像是一個「獨居的門禁社區」),卻似乎預備在他死後將一切公諸於世,不僅保留書信,就連當年在哈佛大學小考的成績都有紀錄。從文物中浮現的厄普代克,跟我們印象中認為的厄普代克有相當的落差。舉例來說,他雖然認真維持不太修改稿件的形象,他細心留下來的遺物卻顯示,他會非常仔細地修訂他的手稿註2。

這篇文章的主角是厄普代克,但是卻提出一個重要的問題:當藝術家不再留下紙本痕跡時,我們又要怎麼理解、認識他們呢?厄普代克收集和保存下來的紙張,讓我們看到他在小說人物的背後,有多依賴各種瑣碎資料的研究;另外,我們也是從厄普代克留下的筆跡裡,看見他那看似信手拈來的詞藻背後,究竟花費了多大的心思。當作家的初稿和筆記消失在不斷流動的位元組裡時,我們又能知道他們的什麼東西?如果沒有這樣的紀錄,我們又何以像《紐約時報》那篇文章裡所說,發現到厄普代克早年的書信幾乎沒有提到韓戰和麥卡錫主義?如果個人資料就跟老舊硬碟上的磁軌一樣脆弱,有些只能從一個人沒有提到的事情觀察出來的資訊,我們又要怎麼知道呢?

《紐約時報》這一天頭版的最下方是一篇專題報導,內容是世界盃裡足球球員假裝受傷,來換得自由球的機會註3。這篇文章說,如果裁判可以取得錄影重播,這種「演戲」的方式就很容易抓到,但這樣子會犧牲足球的流動性和即時性;這種牽涉足球政治和文化的改變,國際足球總會實在不太願意做。

當然,我們可以把這篇解讀為跟體育有關的報導,但這也事關知識在我們的世界裡扮演何等複雜的角色。精確度到底有多重要?若要有更好的判決,我們願意讓專家介入到什麼樣的程度?人類知識的缺陷,又有哪些優點?我們會想讓專家充斥所有有形和無形的場域嗎?專業度是否有代價?如果讓事情有些我們摸不清楚的模糊地帶,是否又有些好處?

這三篇文章事關生活裡三個不同的層面,但都跟知識的論辯有關;我們從大約兩千五百年前開始,覺得區分沒什麼根據的個人想法和有根據的思想會很實用,而這項爭論也從那個時候一直持續到今天。雖然爭論不斷,我們知識體系的基本架構相當清楚。以下這段再次提醒我們(特別是針對成長在數位時代的人),這個體系如何運作:

有些人會認真讀書,成為某些領域的專家。他們會取得公認的條件,諸如學位、著作,偶爾甚至可能是諾貝爾獎,讓我們更容易相信他們。他們會寫書、教課、上電視,讓我們都能從他們的辛勞中受惠。他們辛苦工作的成果,會依照內容的種類和重要性,經由適當的審核程序,讓我們更加確信這些說法的精確度。各種發現愈來愈多,再加以證實以後,整體的知識就會增長。我們又繼續將之擴增,參與一個跨越世代的工程,雖然有時候走錯幾步,但仍舊會不斷推展我們對世界的認知。知識是一種財寶,認知也是人類獨有的一種活動,而知識體系是一個基礎,讓我們希望有一天,也許大家都能達成協議、和平共處。

,一直都覺得知識就是這樣子運作的。但是,數位時代也已經揭露,這是知識還是以紙本為媒介時的運作方式。如果我們發展、保存和溝通知識的媒介改變了,知識也會跟著改變。

在這三篇《紐約時報》的頭版報導裡,我們已經可以發現一些端倪,挑戰了我們對「知識是什麼」及「知識如何運作」的根本想法:

,漏油的畫面可以在任何一個嵌入影片連結的網站上即時看到,周圍更會有網站主人認為有助於理解漏油事件的文字和連結。倘若有人想一邊吃早餐一邊自行成為專家,《紐約時報》那篇報導的線上版本就有連結到它的資料來源,當中包括「先前未曾公布的產業危機管理人員筆記」註4。每一位部落客都是一名廣播人士,每一位讀者都是一位編輯。

一如該篇文章所說,厄普代克的文物「可能是最後一個大型的紙本遺跡」,而每一位會使用文字處理軟體的讀者(或是,換成我們現在所說的,「會寫東西的讀者」)都會知道,以前我們留下的確切紙本遺跡,跟現在的數位塵埃比起來,差別有多大:現在的數位資料鐵定更為龐大,但也更有可能因為硬碟故障,或是在儲存媒體從軟碟片轉換成CD片轉換成DVD片轉換成藍光光碟轉換成……的時候,就煙消雲散了。像厄普代克那樣的紙本文物收藏,現在看起來非常古色古香:數量、大小都能一手掌握,而且完全控制在操控者的手中。哪一天要是有人必須爬梳我們散布在硬碟裡的草稿,或是散落在臉書頁面的照片時,他們又能從中知道哪些事情呢?

每位觀看世界盃足球賽的觀眾都能看到裁判看不到的重播畫面;比起球場上專業裁判的決定,球迷之間在線上的討論反而更有確切證據,也更加知性。

知識所面臨的危機,遠高過某一天早報的頭版新聞所提出的問題,也比讀者與編輯、作家與替作家立傳的傳記作者、觀賽者與裁判之間日益模糊的界線還要更龐雜。許多與知識有關的問題正衝擊著我們最重要的典章制度,而我們卻以為這些問題早就已經解決,就跟我們認為這些典章制度本身堅不可摧一樣:

許多大學都在爭論,是否應該規定教授在網路上公開他們的研究成果,而不是刊登在地位崇高但昂貴的期刊上。另外,如果一位教授積極參與線上及社群媒體討論,足以形塑他所屬的學門,就算他在經過審查的期刊上著作量不足,是否仍然應該給他終身職?
圖書館館員苦思未來他們所屬機構應該要有什麼樣的遠景,不僅要爭辯新的資料檢索方式有何優缺,更要思考「群眾」的知識,與那些有專業資格的人士的意見,要如何取得平衡。
大型顧問公司曾經要負責交出光鮮亮麗又具有決斷性的報告;現在轉而讓客戶與專家組成的網路取得聯繫,而這些專家彼此之間往往有許多不同的意見。
面對全球化世界永遠無法窮盡的資訊,企業領袖現在紛紛嘗試使用去中央化的決策過程,以善加利用他們遍布全球的網路上的各種人才,並以大型網路合作計畫(如維基百科)的分散式領導架構為模範。
美國情報單位和國務院卡在內部爭論之中,爭論的雙方分別擁護老舊的「需要知道」的文化,與新的「需要分享」的心態。美國政府的行政部門正苦思,究竟該讓美國公民知道多少資訊,以及哪些資訊。
各個科學學門一方面因為業餘人士的努力而更加豐碩,另一方面卻又要對這些業餘人士捍衛自己的可靠性;這些業餘人士不但可以取得跟專業人士一樣的資料,有時更是派系極度分明,不肯讓步。就算是聲望崇高的科學家,也開始覺得傳統期刊反而是知識系統裡的阻礙,因為期刊收到那麼多值得刊登的文章,真的可以刊登出來的卻少之又少。學術聲望在金字塔頂端的《自然》期刊,就自行創立了一個網站,刊登的文章沒有頁數長度限制,才能與那些聲望與重要性快速增長的新世代開放式期刊競爭。
至於各種傳播媒體,面對一個沒有編輯,又認為傳統媒體自恃甚高又有偏見的網際網路,它們總是一直不停討論應該要怎麼辦。

本书完整epub:

You need to be logged in to view the rest of the content. 请 . Not a Member? 加入会员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