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造假成为国际教育发展毒瘤

FT中文网专栏作家 肖经栋

前些天,我见到了一位国内知名中外合作大学的校长。在跟他确认今年是否还会有针对国际化学校毕业生招生政策时,他提到应该考虑再招录国际化学校毕业生。不过,他再三强调的是,中外合作大学此前发现有国际化学校毕业生的申请材料造假,对此深恶痛绝和严厉处罚。

2020年-2022年期间,国内有6所中外合作大学招录拿到境外大学本科offer学生,这为国际化学校毕业生就读国内大学打开了一扇门。2022年4月份,教育部批准了6所中外合作大学可以进行境外学士学位教育,延续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招录国际化学校毕业生政策。但遗憾的是,这个政策在2023年并没有执行。没有执行的原因不得而知,但此前三届招录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学生材料造假行为则普遍引起了中外合作大学的警觉。

无独有偶,国内一所公立名校国际部负责人找我专门谈到造假这个问题。他提到由于国际标化考试和学术考试造假行为比较多,已经对他们日常教学造成了干扰。他建议加强学生的诚信考试,诚实申请意识。在全国范围内成立诚信联盟,并向国外大学说明情况。希望由教育部出面发文做提醒,公安部门对买卖考试答案的违法行为进行打击。

无论是大学还是国际化学校,对国际教育中的造假行为均十分反感和排斥。当然从中也可以看到,造假行为日益成为国际教育行业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此毒瘤不除,行业将永无宁日。现在一些知名海外高中在国内颇受欢迎,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就读这些高中,学生的材料会更容易获得国外大学的认可,进而增加申请到名校的概率。

为何国际教育领域造假会如此猖獗。这跟造假相对容易以及对造假者的处罚轻有关。

You need to be logged in to view the rest of the content. 请 . Not a Member? 加入会员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