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新冠大流行的结束使得经受重击的院线开始逐步恢复,各地多个关闭的影院重新开放。从大盘来看,2023年中国票房总收入约549亿人民币,未能超越疫情前最高点,观影人次也较疫情前减了约4亿。这意味著有相当一部分观众已经不再主动走进影院。无论是因为经济下滑的整体压力使普通观众购票欲望降低,还是衡量了宣传与口碑决定不为烂片花钱花时间,市场的各种动向都会对电影制作方与宣发产生影响,使他们衡量自己的策略,力图每一部片都发挥到最好,叫好或叫座,或者两者都赚。
迈入新年,2024年中国电影票房进入新一年度统计。为了将院线放映收益集中在可控范围内,“分线发行”将在今年铺开。根据新浪网旗下媒体娱理的介绍,“分线发行”的意思是“一部电影不再是所有影院都能排了。”影片分区域、分轮次上映的情况也会随之增加,不再是一上映便全国统一的格局。
“分线发行”即发行商将会在影片上映前,就排片向院线提出要求,能满足发行商要求的院线即可拿到影片的放映资格,意味着发行方是绝对的优势方,院线为了放映收益,只能对发行方的要求马首是瞻。
2024年,有很多中国制作及联合制作的电影值得关注。本文列出部分观众期待度高且面对不同挑战的院线片,试图观测未来一年,有什么因素可以对一部电影的表现产生影响。
春节档:市场份额最重要?口碑还有人在意吗?春节档是中国院线一年中最能集中票房收益的时期,曾经的春节档电影越是有明星名导,越不需要担心没有票房收益,因为最终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然而,今春前围绕“分线发行”的一场闹剧,证实了在大盘萎缩的背景下,原本应该互帮共赢的发行商与院线,如何被管理大手搅过的市场激化了矛盾。
“分线发行”即发行商将会在影片上映前,就排片向院线提出要求,能满足发行商要求的院线即可拿到影片的放映资格。发行方亦有可能根据影片的文化背景选择分区域放映,或根据已上映天数改变延长放映的策略。无论这样安排,这都意味着发行方在这一政策下是绝对的优势方,越手握大片,越手握大权。院线为了放映收益,只能对发行方的要求马首是瞻。
所以,春节档的市场份额竞争,本质上是看发行公司提出什么排片率。1月29日,根据网传的一份内部通知显示,几大发行商要求院线在大年初一、初二,即春节公映前两日,将排片率保持在不低于22%的水平,这包括《热辣滚烫》的淘票票、《飞驰人生2》的猫眼、《第二十条》的光线,以及《熊出没》和《摇太阳》的联瑞。这意味由其他发行公司旗下的电影,只能共分剩下不到12%的排片份额。此消息一出引发了激烈反对,大部分讨论声音都在批评“分线发行”令中小电影失去了生存空间,市场自由权也被剥夺。隔天,有电影媒体人在微博上发出消息:春节档分线发行取消,排片由院线自由决定。
搞笑有余,讽刺不足,剧本无法传递深刻的反省。从春节档首日的票房与口碑来看,《红毯先生》的发挥中规中矩,并没有太多亮点。分线发行的取消最终还是救了它。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电影都会从流。由上狮文化发行的《红毯先生》直接做起了逆向宣传,将写有“让观众自己选择?OK!”的海报在微博上张贴,表示不参与“分线”,网民因此对该片的路人缘大大增加。联想到《红毯先生》还是第一部定档春节的电影,更多人认同该片的自信态度:主演刘德华的个人魅力横跨各年龄层的影迷,导演又是同样非常有票房号召力的宁浩,只要《红毯先生》产生口碑效应,赚米小事一桩。宣发称此片改编自娱乐圈的真实事件,透过荒诞不经与啼笑皆非的情节进行讽刺。作为春节喜剧片,娱乐大家的能力是有的,唯一的挑战在于现在的国产喜剧普遍搞笑有余,讽刺不足,剧本无法传递深刻的反省。从春节档首日的票房与口碑来看,《红毯先生》的发挥中规中矩,并没有太多亮点。分线发行的取消最终还是救了它。
张艺谋新作《第二十条》被放在此时也是常规安排。他去年的《满江红》在春节档赚得盆满钵满,直接冲上了影史票房排行的第六位,所以《第二十条》有无可能冲破这项记录,就成为了制作方的期待。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中秋档,张艺谋被积压多年的反贪腐电影《坚如磐石》上映,收获的口碑不达预期。在各网络社交平台上,有看过未删减版本的观众将《坚如磐石》为了过审而剪掉的细节一一列出,令不少看了院线版本的观众意识到,他们看到的是一个叙事力度被大大削弱的故事,被拿掉的环节让剧本结构支离破碎。而《第二十条》主人公的工作是检察官,又是体制内工作人员。以现在中国电影必须在结尾追求到公平正义的价值观,此片的喜剧类型会作用于稀释反贪腐情节的严肃性,是否能引发足够的反思是提升影片质量的关键。以映后的反馈来看,整部电影在后半程非常主旋律。
人们在讨论贾玲瘦了有多震撼、为了拍戏这么做多努力,但没什么人在讨论电影本身。很难说这究竟是电影的成功还是失败。